末法時期 魔子魔孫披上袈裟 說著似是而非的法
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中呢!? 在佛學方面斟酌的我們 應該都會把這句話謹記在心 是故我們仍可簡單明辨所謂的正信或外道 不過 各位有沒有想過 自己或許就是世尊當初所說的"魔子魔孫"呢!? 在路上騎車 除了要注意別被撞 還得注意不要撞到別人... 在佛法的研討中 是不是也該注意自己 會不會誤導別人呢? 其實過去的很多大師例 對於所謂的"開示"並非長篇大論 而是用一些簡單的現象或典故 輕輕的點一下就很容易使人開悟 甚至是你無法反駁的圓融...
這個問題很有趣,也很重要!
但眾生根器不一,只憑「版上文字」,說要「完全」能隨類得解,是不可能的~~~
佛法的闡述,一樣是眾因緣和合,所以並非「佛經多,自論少」、「自論多、佛經少」有實在的優劣!!
舉很多佛經,不契提問者的根機,沒有辦法「當下」讓他獲利,甚至讓他誤解佛法,這都是很有可能的!
發表很多解說,也許提問者剛好甚喜,但所表發的解說,不見得一定完全是正知正見,就算他喜歡這樣的言論,但卻是被誤導的,也很有可能。
禪宗的公案當中,也有祖師講得簡潔有力,但學人就是參不透。好不容易用功精進,又再參訪幾位祖師,才「開悟」。我們不可以說最後一位才叫「好」,才契他的機。因為要沒有前面祖師的引導,他也不懂用功,更沒有今日的開悟。達摩祖師當時也沒有當下讓梁武帝領悟,但由於這樣因緣,梁武帝因國師的開導,而了解達摩祖師當時的義理。
這個地方,叫作「知識版」,也算是了解學問的一個方便,但卻不是「完全的求學處」。求於佛法,一樣是眾因緣和合,如果不是努力精進,只是看幾篇佛經,或請問幾個人,是沒有用的!疑惑仍然是很多!
舉我個人來說,我很愛看佛經,而且也常與人分享佛經。我會很雞婆的將佛經分段、打標點、解句讀、括名相、解名相義理、打入註解。
常常一些篇幅,我就需要花很多時間,甚至長一點的,我要花一周。因為還要找、整理、比對、註解、解句讀。
而將它拿給別人看,只花5分鐘就將它看完;於是我再將完全沒整理的經文拿給他看,有時對方還幾乎不能解。
資料一樣是眾因緣和合,這眾因緣當中,也需要見的人能否「解析」。解析就不是解句讀這樣的事情了,而是理解,乃至於是否「接受」。
有人,只要師父講什麼,就怎麼做!
有人,只要符合自己所想的,對中自己喜好,才相信!
有人,大家相信的,就跟著相信!
有人,求於略說略解,但不深入精進於法教!
有人,雖精進學於經教,但卻不虛心向法學習,而喜好批判。
我們眾生皆有煩惱的病,要斷煩惱也是要眾因緣和合,求於佛法也是一樣。不論是老師,還是法教來教導我們,並不會有現在是不是馬上能讓我們完全懂得,或是完全了解,才是好的老師或教理。
老師的指導,或許現在沒有契合,但有了這個因緣,哪天因緣具足了,就能懂得了!也回想起老師的指導。
教理也是一樣,剛看到的時候,實在沒辦法體會,但已深植八識田中。因緣和合了,體會法教義理,那實在是言語無法形容的。
這是個佛教知識分享版,每個人都能提出他對於問題的解答,或許皆是他們心目中最好的答案!這些依因緣而答的文章,不見得一定能契合提問者,但也皆成為可參考的資訊,也許開題者看著看著,突然在某個人的回答當中,領悟到了!於是將這個人選為最佳解答,但這並不妨礙其它人回答的參考性。
既然是知識分享,也一樣有其「互動」。在世間上求學問,對於老師所教,有所不懂,就需要提出反應!那何況是求於佛學呢?
重點是,要以「利益眾生」為原則!!
不應只為維護「初學」,就不提出經教,或不提出更多經教。
不應只為「老修學」,就不用心解釋名相、義理,不細心為他人說!
我在這個版上一段時間了,我非常樂於與他人分享教理。我也曾經看到一佛法的提問,問得較微細。這個問題,是我看了很多佛經才解開的,思維到只有佛才解得如此微細,解得如此清楚,於是我花了5~6個小時,收集相關經教,仔細研讀過、分段、打標點、解名相、標關鍵字、加入註解與解說、標明重點顏色。自己再讀個兩三遍,感到文言都被解開了之後,再呈上來回答!並告知這個問題,只有佛說得最圓滿與清楚!
可惜並不契合開題者,他將這些資料說得是「簡單」與「隨便」,並且表示這不是我在回答,不尊重他的提問!
但事實上,這並不失於回答,因為我整理、消化、解釋過後,放上來「回答」他,這是方式的不同。可惜他的選擇當中,並沒有「參考」,而是「排斥與捨棄」。
假設有一籃水果,我們可以隨因緣選擇要吃什麼種類,但要是先排斥某種水果而堅持不吃,那是失去了解這種水果的甜美,是自己的損失。
最後一句:珍寶,本來就是難以取得的!
如果有人送了我一顆鑽石,我當然要自行問他,或做功課了解、找人鑑定,來知道這鑽石的等級、價值啊!
經上說佛經如珍寶,佛陀也教我們要深入經藏。讓我貼兩篇吧,這兩篇經過整理後,很白話!
《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》
於諸「修多羅」(經典),不求亦不讀。各自師(興起)「己見」(自我執著的見解),執「異」互相「非」。
所有「深經典」;與解脫相應。於如是「正法」,心皆「不樂說」。
及樂「世俗論」;稱揚為「希有」。如斯「惡人輩」,不久「滅正法」。(意思是說,不該過於追求世俗的解說)
微妙甚深經(如《楞嚴經》),文義俱「善巧」。於彼惡世時,悉皆被滅壞……
《佛說恒水經》
佛言:海中有大魚……
學問不值「明師」,安知天下有「大道」乎?乘船遊於「洿池泉流」(小池小湖),安知天下有「江海」?
佛經如「江海」,一切「世間經書」皆因「佛經」而出。「經」難得再見聞,當取「諷誦讀」。
佛說阿彌陀經,佛說療痔病經,佛說八大人覺經,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,佛說歌詞,佛說無量壽經,佛說眼明經,佛曰,佛說阿彌陀經全文,佛說阿彌陀經白話,佛說阿彌陀經唱誦,佛說阿彌陀經pdf,佛說阿彌陀經要解
優質購物網站
- Dec 05 Mon 2016 17:23
《佛說》末法時期 魔子魔孫披上袈裟 說著似是而非的法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