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沒說法,佛教徒為什麼會有法藥?
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來從沒說法,有法才能渡人,沒說法又怎麼能渡人? 佛沒說法,佛教徒為什麼會有法門? 佛沒說法,佛教徒為什麼會有法藥?宣稱法藥能醫病? 宣稱法藥能醫病,誇大不實,違反藥事法,損害身體心理健康,則有刑責,是否應將淨空星雲等佛教徒予以起訴?
對佛法當虛心 鑽研,莫信口胡言
外道也 有他們的智慧,像印度的婆羅門,西歐的基督教等。他們的智慧,以人間為醜惡 的,痛苦的,要求升到一個美妙的、安樂的天國。於是乎行慈善,持戒,禱告, 念誦,修定等。這種希求離此生彼的「邪智邪慧」,如尺蠖的取一捨一,沒有解 脫的可能,不能說是般若。
般若如大火聚,四邊不可觸」;古德說:「 說似一物即不中」,
從畢竟寂滅中,徹見 一切法的體、用、因、果,離一切相,即一切法。
空寂與緣起相,無不是 如實的。
要見性相 、空有無礙的如實相,請先透此「都無所得」一關──迷悟的關鍵所在。
中論說:『空則不可說,非空不可說, 共不共叵說,但以假名說』。實相非凡常的思想,世俗的語言可表達,這如何可 以說是空是有,更因此而諍論?然而,實相非離一切而別有實體,所以不應離文 字而說實相。同時,不假藉言說,更無法引導眾生離執而契入,所以「不壞假名 而說法性」,即不妨以「有」、「空」去表示他。中論說:『一切實非實,亦實 亦非實,非實非非實,是名諸佛法』。
末句,或譯「諸法之實相」。眾生的不能 徹悟實相,病根在執有我法的自性;所以見色聞聲時,總以為色聲的本質是這樣 的,確實是這樣的,自己是這樣的。
本經也說:『凡所有相,皆是 虛妄;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』。
高揚此實相無相的教說,尊為「不二解脫之 門」。即是說:實相非空非有,而在「寄言離執」的教意說,實相是順於「空」 的;
但不要忘卻「為可度眾生說是畢竟空」!
常 人所有的「俗智俗慧」,偏於事相的,含有雜染的,不能說是般若。
智論說『未成就名空,已成就名 般若』。般若到了究竟圓滿,即名為無上菩提。所以說:『因名般若,果名薩婆 若』──一切種智。羅什說:薩婆若即是老般若。約始終淺深說,有此三名,實 際即是一般若。如幼年名孩童,讀書即名學生,長大務農作工又名為農夫或工人 。因此說:『般若是一法,隨機而異稱』。
般若、方便之同異:般若是智慧,方便也是智慧。智論比喻說:般若如金, 方便如熟煉了的金,可作種種飾物。菩薩初以般若慧觀一切法空,如通達諸法空 性,即能引發無方的巧用,名為方便。經上說:『以無所得為方便』。假使離了 性空慧,方便也就不成其為方便了!所以,般若與方便,不一不異:般若側重於 法空的體證;方便側重於救濟眾生的大行,即以便宜的方法利濟眾生。智論這樣 說:『般若將入畢竟空,絕諸戲論;方便將出畢竟空,嚴土熟生』。
一般 人修布施、持戒等,只能感人天善報,不能得解脫,不能積集為成佛的資糧。
成論大乘師說:般若是通教,不夠深刻;唯識大乘師說;般若但為菩薩,不夠普 遍。總之,照他們看,般若是不究竟,「通」又不好,「但」又不好,這可說是 『般若甚深,諸多留難』!那裡知道般若通教三乘,但為菩薩,深廣無礙,如日 正中!這所以般若於一切大乘經中,獨名為大!
佛告須菩提:『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:所有一切眾生之類──若卵生, 若胎生,若溼生,若化生;若有色,若無色;若有想,若無想,若非有想非無想 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
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。何以故?須菩提!
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
不住於相的布施,能降伏煩惱,能安住菩提心,而且所得的福德,廣大得 不可思議!
有相布施,不能通達三輪性空,所得功德即有限有量。無論功德多 麼大,總不過是人天有限的福報。
但如能以般若相應而布施,將此布施融歸於 法性,迴向於一切眾生而同趨於大覺,功德即無限而不可思量。
佛即說:既知道 十方虛空是不可思量的,也應該知道菩薩不住相布施的功德,也同虛空一般的 不可思量。這並不是以虛空的廣大,形容福德的廣大,而是以虛空的無所有, 不可住、不可著、不可說邊際數量,如無相布施的自性不可得一樣。菩薩是應 該這樣的安住,這樣的行施,所以如來說:菩薩但應如所教住!
阿羅漢能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不』?須菩提言:『不也,世尊!何 以故?實無有法名阿羅漢。世尊!若阿羅漢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,即為著我、 人、眾生、壽者。世尊!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,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 我不作是念:我是離欲阿羅漢。世尊!我若作是念:我得阿羅漢道,世尊則不說 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』。』
如自以為我是阿羅漢,即有我為能證,無生法為所證,我法、能所的 二見不除,就是執著我等四相的生死人,那裡還是真阿羅漢!不過增上慢人而 已!
須菩提深見法性,所以說實無所得。得無生忍,但是隨世俗說;而實生 滅不可得,不生不滅等也不可得,所謂『般若將入畢竟空,絕諸戲論』。如以 為有法可傳可得,那便落於魔道,而不是證於聖性了。
佛說阿彌陀經,佛說療痔病經,佛說八大人覺經,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,佛說歌詞,佛說無量壽經,佛說眼明經,佛曰,佛說阿彌陀經全文,佛說阿彌陀經白話,佛說阿彌陀經唱誦,佛說阿彌陀經pdf,佛說阿彌陀經要解
優質購物網站
- Dec 16 Fri 2016 19:15
《佛說》佛沒說法,佛教徒為什麼會有法藥?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