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12因緣可否白話方式解釋???

佛說12因緣可否白話方式解釋???
如果要從這根本理論修持佛法可行嗎??
怎麼修??

十二因緣,又叫十二緣起,巴利文是Paticcasamuppada,梵文是pratyasamuppada。指順觀為此生起故彼生起,此出現故彼出現。無明為因,遇緣(各種條件)而有行(習性動力)之果;行是因,遇緣有識(出生意識)之果、識為因,遇緣有名色(精神與物質)之果、名色為因,遇緣而有六入(六種感官系統)之果、六入為因,遇緣而有觸之果、觸為因,遇緣而有感受之果、受為因,遇緣而有貪愛之果、貪愛為因,遇緣而有執取之果、執取為因,遇緣而有(存在)之果、有為因,遇緣而有生之果、生為因,遇緣而有老死憂悲苦惱之果。逆觀是此不生則彼不生,此滅則彼滅。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,識滅則名色滅,名色滅則六入滅,六入滅則觸滅,觸滅則受滅,受滅則愛滅,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滅,生滅則老死、憂悲苦惱滅。及其順觀與逆觀。

原始佛教的經典(距佛滅二百年被記錄的經文)並未將十二因緣分開三世,將它分為三世的始自論書及其後的部派佛教。
十二因緣應看成是一個圓形,是互為因緣的,什麼緣無明?當以圓形視之時,老死憂悲苦惱緣無明,十二緣起在看時也不要切割地看成無明只緣行,而是無明緣行時,其他十支也同時俱起,愛緣取時,其他十支也同時俱起。因此當其中一支滅時,才能有其他各支俱滅的效應。
在佛世時或現在南傳佛教在解釋十二緣起時,非以三世來解釋,而是以人生為主要解釋。
原典的敍說方式則是有些經從無明開始到憂悲苦惱生起,我們經常見的順次序,但也有很多經並不以無明開始的,有的從老死開始的,至行(習性動力),沒提無明;有些從存有開始,存有緣生,執取緣存有,貪愛緣執取,這樣的方式來說明,有些從滅煩惱開始,說明禪定過程與十二緣起的關係,有些從四聖諦開始來引述十二緣起。
因此,那個因果不是直線式的,而是立體圓形的。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,從因至果是有緣的,遇緣才會感果。
北傳佛教則根據不同經典而有不同詮釋,初期大乘的華嚴經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定。中期大乘的大般涅槃經則說若人見十二因緣者即見法,見法者即見佛,佛名涅槃。
唯識的十二因緣,那識指第八識阿賴耶識。
這些都是後期的發展。

十二緣起是拿來修及證的,有幾支可以從那裡修起的,例如習慣的力(行),這可用四正斷來修,己生的不善行為速斷,未生的不善行為令不生起,未生的善行令速生,己生的善行令增加。那諸惡莫作,眾業奉行,自己淨化自己的心,心完全淨化後,就成佛了。不作貪瞋痴的惡業,就斷十二緣起,不再出生。
物質與精神也可以修,放下物質及放下精神,色身感受思想意志及心識都是無常的,都是苦的,都沒有實體的,知道了就不再執取,沒執取也斷十二緣起了。
六種感官也可修,增強正念,守著六門,善的入門,惡的不進入,那也能成就諸惡不入心門,諸善在心門生起,清淨了心後,也成佛了。
慾愛,觀看愛些什麼,不愛什麼,就修愛的不去執,不愛的不去抗拒,不貪不拒也斷十二支。
執取那支也可修,內觀看看自己執了什麼,知道苦,找出個原因,用方法滅了那個苦,執取熄滅,也斷十二支了,也成佛了。

南傳佛教的修行全部是以根本理論來修的,北傳佛教則大部份將理論與修行分開,哲學部份去到無窮盡,寺廟儀式則令人在寺廟裡是修,一出寺廟打回原形的。
要實修實證,南傳佛教會較實際。要心胸開闊的,北傳經典能餵心識。兩者同修,則較平衡

佛說阿彌陀經,佛說療痔病經,佛說八大人覺經,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,佛說歌詞,佛說無量壽經,佛說眼明經,佛曰,佛說阿彌陀經全文,佛說阿彌陀經白話,佛說阿彌陀經唱誦,佛說阿彌陀經pdf,佛說阿彌陀經要解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anxinque439410 的頭像
    shanxinque439410

    工商服務

    shanxinque4394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