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問 讀了佛經之後,因而對人世間的事物 感到否定,這對嗎?

請問 讀了佛經之後,因而對人世間的事物 感到否定 例如 對 賺錢 沒動力了 ,對運動 棒球 也沒興趣了 ,對台積電 也沒興趣了 , 因為佛陀您告訴我: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。 佛陀,您知道您這樣說,會讓我們人類失去生活的動力的,失去追求任何事物的動力的,您知道嗎? 甚至失去活著的意義 ,因為 意義 亦是如夢幻泡影 佛陀阿,你這不是否定了我們人類所追求的一切了嗎? 那請問您,那活著要幹嘛?那每天早上睡醒後,要幹嘛? 被您說成 如夢幻泡影 ,那我的生活最後只剩下一個欲望,想死的欲望 因為 既然如夢幻泡影,那又何必追求什麼呢? 什麼 台積電 董事長 什麼博士 頭銜 等等...

這是不正確的
這種現象~在佛經中稱為頑空
容易發生在佛學基礎不夠~但又一心向佛之人的身上

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
是為了要破除對現象執有的執著

主要在很多人的心容易攀緣外境
而不知外境是緣起緣滅的
如同海上的浪花~生生滅滅無有止息
當我們如果將心念寄託於生滅相中而不自知
將他誤以為是我們的
或是以為是永恆的
進而覺得理所當然或是當做依靠
當事情一變化之後
我們就容易患得患失~心有不平
甚至起煩惱和恐懼
不但對自己會造成痛苦~對別人也會造成困擾

所以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要我們的心不以生滅境為皈依境
而且相反的
當我們的心能放下萬般的事物後
就好像把我們歸零
反而進行或決定任何事
就不會產生得失的牽掛和恐懼

心經不也這麼說嗎~
以無所得故~無有恐怖
遠離顛倒夢想~究竟涅盤

因為沒有得失心~心中就會心念清明
遠離各種負面和歪曲的心理狀態觀照一切
從而能深入空性~產生妙用
而得以自在

例如~你講到的賺錢~運動~職銜~頭銜都還是有用呀
有了錢~我們就有福份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~長養知性~智慧
因為有了福份~有了智慧
就可以為自己~為家人~為身邊的人~為需要的人或是動物給予協助或開導
令他們也不再有煩惱~而能快樂
賺錢可以賺正財
這時候~錢財就是個拿來安養身命~可以利益自己和他人的運用工具

但如果視財如命
甚至為了積聚或是怕失去錢財而傷害他人
終日汲汲營營或是為錢財的增減而煩惱不安
先別講這樣是對是錯
但如果產生了痛苦~煩惱~甚至造惡~受苦
請問是誰在感受?
請問是否想不再過著如此感受的生活?

其他運動~職銜~頭銜亦是如此阿

像金剛經破人相~我相~眾生相~壽者相
破我執~法執~才能見到空性
從空性中升起的智慧
才能自在運用而如意

況且心經也說
色不異空~空不異色

當從空性中的觀照
破除對世間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,譏、苦、樂的執著時
才能更自在的展現生命
佛的意思就是覺悟
佛教的意思就是覺悟的宗教
破除有為法的執著只是第一步
怎麼從生生滅滅~大小力道各各不同的海浪中
能看都是大海所產生
外相雖是不同~但體性一如
由生滅相能看到一如相
從生滅的苦樂走向智慧解脫
才是佛法的真義

祝 圓滿吉祥

阿彌陀佛

2008-06-04 15:51:06 補充:
首先
你的問題涉及了幾個部份
1.什麼是欲望的本質
2.什麼是動機的本質
3.什麼是動力的本質
4.思想和目標的關係是否等於證悟後的動力
5.欲望和生命豐富度的關係
6.思想和動機、動力的關係
7.證悟前和證悟後的動力是否相同

其實簡單講
就是「有為法」、「無為法」的不同
無為法又分「隨順有染」和「隨順無染」
如果你真的想要明白,楞嚴經中這些問題都說的很清楚
經的內文隨著世尊教導怎麼透過反聞自性的過程
如果有一一去耐著心理解和體會
你就會有這些答案
不然就算通通回答了,你也只是當知識來辯論
那得到的只是頭腦的知識而非生命的體驗
也就是看似是答案
其實並不是真的答案

2008-06-04 15:51:16 補充:
世尊說得很明白
除非證得我們那不生不滅、真如常住、包藏萬有的真心
不然我們是到死都搞不明白生命是什麼?
真正的快樂是什麼?
為什麼證得實相這麼重要?

這些如果沒有親自去聞法、去親近善知識、親自去實踐
是不會開竅明白的
或許你說的對,來這的人是否都還有欲望想說點什麼
我們沒有修得那麼好
或許哪天修好了,有你所要的答案了
但也不會再從這看到我們了
你要在這找答案
豈不緣木求魚?

2008-06-04 15:51:25 補充:
如果你要的答案,是要放下問題才看得到
只要你一問,所得到的答案都不是真正的答案
請問你該如何求得這答案?

阿彌陀佛

佛經音樂,佛經經文,佛經歌曲,佛經手抄本,佛經mp3,佛經下載,佛經經文查詢,免費聽佛經音樂,齊豫佛經專輯,佛經故事,助印佛經,佛說阿密陀佛經,佛經電子書,心經,佛教,大藏經
arrow
arrow

    shanxinque4394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