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事起心動念就是迷,佛經出處為何?

在電視上看到淨空法師說,執著是迷,想放下也是迷,反正只要起心動念就是迷。沒有執著的念頭,也沒有放下的念頭,才是真放下。我覺得這個觀念讓我有很深的感受,但不曉得法師有沒有提到相關的佛經經文,請各位大德給點線索,感激不盡~

趙元大德你好: 你問:凡事起心動念就是迷,佛經出處為何? 末學查了電子佛典,發現佛說佛名經與地藏菩薩本願經都有說到,我把它摘錄下來給你參考。阿 彌 陀 佛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莫言我今生中無有此罪,所以不能懇到懺悔。經中導言:凡夫之人,『舉足動步,無非是罪』。又復過去生中,皆悉成就無量惡業,追逐行者,如影隨形。今日若不懺悔,罪惡日深,故包藏瘕疵,佛教不許。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南閻浮提眾生,『舉止動念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』,何況恣情殺害、竊盜、邪婬、妄語,百千罪狀?能於是十齋日,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,讀是經一遍,東西南北,百由旬內,無諸災難。當此居家,若長若幼,現在未來百千歲中,永離惡趣。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,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,衣食豐溢。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利益存亡品第七爾時,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:「世尊!我觀是閻浮眾生,『舉心動念,無非是罪』。脫獲善利,多退初心;若遇惡緣,念念增益。是等輩人,如履泥塗,負於重石,漸困漸重,足步深邃。若得遇知識,替與減負,或全與負,是知識有大力故,復相扶助,勸令牢脚,若達平地,須省惡路,無再經歷。

2010-12-07 05:58:22 補充:
趙元大德你好:
你所說的「住空」,末學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意思?
如果以一般的佛學名相來說,「住空」的「住」,就是「執著」的意思。
所以金剛經說:「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,不應住色生心,不應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
而心經說: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。
所以不論「住色」或「住空」都是同樣的執著。
末學這樣的回答,是否有回答到你所說的「住空」的意思?

2010-12-07 21:42:00 補充:
趙元大德你好:
你說:信了佛教,卻過起消極遁世的生活。
末學認為,這是學佛的知見不正確的原因,這應該不可以說為「住空」。
當然,「信了佛教,卻過起消極遁世的生活」。這樣的觀念確實不是真正的放下。
一般而說,當一個行者,初悟道的時候,由於往昔的業種習氣還蠻重的。所以會想住山長養聖胎,以便將來弘揚正法,這是不可以稱為消極遁世的。

2010-12-14 05:22:39 補充:
趙元大德你好:
你問說:物質是真的,還是虛幻的?

如果依佛教的觀點來說,我們眼前所接觸到的一切景像,都是虛幻的。
所以經典說: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。
又佛在金剛經說: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

而且,我們所接觸的一切景象都是自己心中的影像,這在現今的醫學界也已經證明了。
也就是說,我們所見的一切影像,都只是在自己的大腦裡顯現而已。
不然的話,我們可以去請問眼科醫生,就可以知道了。

佛經音樂,佛經經文,佛經歌曲,佛經手抄本,佛經mp3,佛經下載,佛經經文查詢,免費聽佛經音樂,齊豫佛經專輯,佛經故事,助印佛經,佛說阿密陀佛經,佛經電子書,心經,佛教,大藏經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anxinque439410 的頭像
    shanxinque439410

    工商服務

    shanxinque4394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