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佛法修行的方法

關於大乘佛法,修行方面,不知有多少經典,很明確告訴我門,從何處下手,希望各位網友,多多提供寶貴資料.謝謝.

華嚴經由十波羅蜜起修:此中含蓋十善、四諦、十二因緣、三十七道、四無量心、四攝法、四無畏、十八不共法。
首先要有信心︰信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功德、信自己同有諸佛性德、信一切眾生亦同有諸佛性德。
再次行十善︰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是欲界天善.上者出世善。
再次發大願︰願受一切佛法輪.願攝一切佛菩提.願護一切諸佛教.願持一切諸佛法.乃至願於一切世界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云何修十波羅蜜︰
檀波羅蜜、淨戒波羅蜜︰以能捨惡法,戒體自淨故。
修忍波羅蜜︰施戒已成,當修忍力.為施體能捨故,與戒體為淨因.忍體須加行修學.為忍防他凌辱.非由己自捨.故須加行學忍。
起精進波羅蜜︰以忍體是自息其忿恨.非是欣修利物之行.故須起利物之行.是此位精進義。
起精進波羅蜜,入禪波羅蜜?以精進勤行利物之行.恐多散動相應.故須入禪波羅蜜。
住般若波羅蜜?以禪能發生淨慧故。
大慈大悲大喜大捨?為六波羅蜜,是出世心多故.加以慈悲喜捨利眾生法,均調諸行故。
修禪如下︰
禪的行法分為有小乘與大乘:小乘禪以數息法為行法:大乘禪以參話頭行法為代表:華嚴禪以法界三觀為行法。
小乘禪的數息法以六妙門為代表︰
一、數法:息入息出的終點數一,次第至十,一再循環即是。此是呼吸的運作。最重要的是心法的運作【守住息入息出】。
二、隨法:息入的終點數一、息出的終點數二。此不再次第至十,僅一、二循環即是。
三、止法:以身中的一點,息入息出止於此,如風口或丹田,
以上三法是此是呼吸的運作,最重要的是心法的運作,暫略。
四、觀法:息入息出轉化為化境,一再凝具此化境。
五、環法:將化境成所觀境確立,如此觀境清清楚楚。
六、淨法:此時能觀所觀圓滿,入「心一淨性」初禪定的境界。
由此可精進入二三四禪,也可以透過無漏智,橫出三界,了生死,成佛。
大乘禪以參話頭行法為代表:例如「此是普賢行、此是普賢境」:一再深入,就能從語言文字,進入到法義中,進而入本體,所謂的三玄中。此三玄各有三個次第,暫略。是為入佛體性、開智慧、起普賢大願,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、圓滿法界,入佛陀一真法界。
華嚴禪以法界三觀為行法:
一、真空絕相止、真空絕相觀。此略四句:
(一)會色歸空。(二)明空即色。(三)空色無礙。(四)泯絕無寄觀。
二、理事無礙止、理事無礙觀。此分為十門:
(一)理遍於事門。(二)事遍於理門。(三)依理成事門。
(四)事能顯理門。(五)以理奪事門。。(六)事能隱理門。(七)真理即事門。(八)事法即理門。(九)真理非事門。(十)事法非理門。
三、周遍含融止、周遍含融止:此是十玄門的修法,如
(二)同時具足相應門。(二)廣狹自在無礙門。(三)一多相容不同門。
(四)諸法相即自在門。(五)秘密隱顯具成門。。(六)微細相容安立門。(七)因陀羅網境界門。(八)託事顯法生解門。(九)十世隔法異成門。(十)主伴圓明具德門。
已上僅略中略又略。行法暫略。
僅記︰一門深入。

寶吉祥佛法中心 , 十方佛法有靈通 , 佛法僧 , 佛法故事 , 如何自己修行佛法 , 佛法概論 , 佛法修行 , 佛法無邊 , 佛法在世間 , 佛法論壇 ,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, 十方佛法有寧通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anxinque439410 的頭像
    shanxinque439410

    工商服務

    shanxinque4394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