謗佛謗法謗僧的定義...不是無理無禮罵謗毀辱而已..

本則故事取材自《中部第三八愛盡大經》、《中阿含第二○一嗏帝經》。 嗏帝比丘的邪見 有一次,佛陀來到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遊化,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。   同住在祇樹給孤獨園附近的比丘們中,有一位原為漁夫兒子的比丘,名叫「嗏帝」,他告訴其他比丘說:   「我確實聽世尊說過,在生死中流轉的識,是不變的。」   其他比丘們知道了,紛紛來規勸他說:   「嗏帝學友!不要這樣說,不要誹謗世尊,世尊不曾這樣說。世尊用各種方法,都在教導我們『識為因緣所生,離開因緣條件,就無所謂的識』,怎麼會像你說的那樣呢!」...

謗經,謗佛實際的情形有很多,末學例舉常見的

謗佛:
一.企圖以破壞佛弟子之和合,延攬入己門下而做出的行為.
二.若言如來有所說法.

例如:
說他人謗佛者下地獄(借文引經恐嚇他人者),則此人即是謗佛之人,亦是謗經之人.

又例如:
某人在文章中引用"佛說...",則此人即是謗佛之人.


謗經:
引經文斷章片句,依此來立論自己的觀點.

(如果是說明經文的意思,或翻譯成白話,根本用意並不是拿來立論自己的觀點,則屬引經據典,不是謗經)

2008-12-25 19:16:18 補充:
【菜根譚】

作者﹕明‧洪應明


鋤奸杜倖,要放他一條去路。若使之一無所容,譬如塞鼠穴者,一切去路都塞盡,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。


有妍必有醜為之對,我不誇妍,誰能醜我?有潔必有污為之仇,我不好潔,誰能污我?


炎涼之態,富貴更甚於貧賤;妒忌之心,骨肉尤狠於外人。此處若不當以冷腸,御以平氣,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。

佛說阿彌陀經,佛說療痔病經,佛說八大人覺經,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,佛說歌詞,佛說無量壽經,佛說眼明經,佛曰,佛說阿彌陀經全文,佛說阿彌陀經白話,佛說阿彌陀經唱誦,佛說阿彌陀經pdf,佛說阿彌陀經要解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anxinque439410 的頭像
    shanxinque439410

    工商服務

    shanxinque4394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